1948601231
15381192993
导航

本体优势和艺术作为——面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摄影艺术

来源:欧宝娱乐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6-19 15:57:30

  为了充分的发挥摄影的社会功能,积极努力配合抗击新冠病毒斗争,本网站和省摄协邀请一些国家级摄影理论专家,就在重大社会事件中摄影艺术作为等问题作专题书面讲座。 本期编发的是中国摄协顾问、八届主席团副主席、理论委员会主任索久林同志的讲座课件。 希望能对各位摄影界同仁有所帮助。

  重大社会事件摄影,是指发生在社会局部或者全局,对社会组织正常活动或社会成员正常生活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事件:重大建设项目、重要节庆、大型文体活动、重大自然灾害……

  重大的社会事件的摄影,摄影家有责任积极介入并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摄影的职能作用,释放最大的精神能量。 然而,任何社会重大事件,活动的前沿除了个别新闻摄影人之外,其他人一般无法介入。 但摄影并不是无所作为。 正如同为文字工作的作家,诗人没必要去抢文字记者的新闻报道一样,摄影家也没必要去抢媒体摄影记者的新闻摄影。

  广义地讲,新闻摄影是属于纪实摄影范畴的。 在狭义的概念里,两者有所区别。 因其社会功能不同,作品价值的体现方式也不一样。 新闻摄影要按照一定的报道任务、时效要求等,记录“新近发生的事”; 纪实摄影则是按照摄影家审美理念的要求,用真实的真实的生活表现真善美。

  就艺术功能而言,新闻摄影有时效的优势,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 纪实摄影有审美认知和表达上的优势,也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

  刘易斯·海因、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多萝西娅兰格等许多著名摄影家的纪实摄影作品虽然经过长时期的岁月风雨的漂洗,但其艺术的光辉依然不减。

  20世纪美国杰出的纪实摄影家,代表作有《移居的母亲》、《等待救济的人》等。

  绝大多数新闻摄影作品等到时间风干了它的新闻和时效性之后,只能成为文史资料了。少数还保留着审美价值便是纪实价值:罗伯特·卡帕的《自由战士倒下》留存的是表现战争残酷的审美价值;黄公吾《战火中的小女孩》留存的是表现侵略战争不人道的审美价值。

  媒体之外的广大摄影家虽然不能参与摄影报道,但仍有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重大活动没有进入、或者管理解禁之后,可以从纪实摄影的本体特点出发,发挥新闻报道所不具备的表现优势:充分的发挥纪实摄影表达审美情感的优势,以更高的视野,更宽泛的领域,更丰富的形式,发挥摄影艺术特殊的社会功能。

  摄影艺术创作中,摄影家在情感的表达上不受新闻报道具体任务的限制,也不受特定时间的限制,能够准确的通过情感表达的需要,延伸摄影的艺术触角,自主地发现和采撷更多的表现对象。

  在表现阿富汗战争这一题材时,史蒂夫·麦凯瑞没有去抓取那些炮火硝烟的瞬间,而是着重表现阿富汗人民对外来侵略的仇视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用一个少女坚贞不屈和嫉恶如仇眼神特写,最典型地反映了阿富汗人的精神世界。作品产生了令人为之震撼的效果,成为阿富汗战争题材的名作。

  艺术大师罗丹说: “对登堂入室的艺术家来讲,自然的一切无不美。 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 重大社会事件摄影中,摄影艺术创作能打开摄影家的情感的闸门,艺术情感的潮水所到之处,所有的事物都会充满灵性,摄影创作也会拓展出广阔的表现空间,重大社会事件题材也会得到普遍、充分的表现。

  把感情赋予立体的思维。 在重大事件摄影题材上,摄影家的艺术触角,不仅要有点的思维,面的思维,还要有全方位的立体。 可以表现事件本身,也可以表现事件相关的生活;可以表现集体的,也可以表现个人; 可以表现物质层面的,也可以表现精神层面的。 在表现方式上,可以表现宏观的,也可以表现微观的。

  表现战争和专制的不合理性吗,马克·吕布把表现的触角延伸到情感上,用年轻学生的一束鲜花和军人刺刀相对抗,抨击这种逻辑的荒诞。

  把感情赋予典型思维。在摄影艺术作品中,典型性的价值往往超过新闻性——有价值的新闻作品也要具有典型性。典型的代表性、普遍性可以使作品收到一叶知秋的效果。典型环境、经典人物、典型事件不一定有轰轰烈烈的宏观效果,但是它能体现整体的大趋势,体现特有的时代精神。

  萨尔加多表现非洲大饥荒的作品,选取瘦骨嶙峋的母亲和两个嗷嗷待哺的瘦弱的孩子。这种表现,比起一望无际的枯黄的田野对人们更有情感上的刺痛。

  典型性与表现对象物理层面的大小无关。表现对象物理层面虽“小”,但只要具有典型性,也能带来精神层面的“大”。据此,纪实摄影的表现不限于中心事件、中心人物。摄影创作的触角就可以超越表现对象的物理形态限制,伸向广阔的社会空间。

  把情感赋予延展思维。按照辩证法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理念,任何社会重大事件,都存在着对相关事物的影响。不仅存在空间上有延展现象,在时间上也有延展现象。有些工作做在当下,但是会影响的长远;有些事既发生在当下,但是显效在将来。事物的延展现象与事物本身是一个整体。

  罗杰·哈钦斯以拍摄战争创伤而闻名于世。 但在这幅作品他却把触角延伸到两位流浪的妇女: 老妇人是一名大学教授,她的女儿是医生。 战争让这两个富有教养的女性流落街头,这也是一种残忍。

  朱宪民表现工业现代化导致的中国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问题。他没有直接表现农民大军直接进城的景象,而是通过外来来务工人员的宿舍阳台上的层层叠压的晾晒的衣服,成功地表现这一特殊的时代的节奏。

  摄影艺术创作,无论是在纪实摄影还是在艺术摄影,都具有塑造形象的表现优势。新闻摄影有媒体“任务”内容的要求、有时限的要求,还有文本要素的规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等。摄影艺术创作可以超出这些要求和要素的规范,运用自主的立意、特需的选材、能动地调整构图用光要素等方法,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

  表现乌干达大饥荒的题材,摄影家迈克尔·韦尔斯没有去抢抓新闻,也不受新闻的局限,他运用典型化手法和对比方法,选取一支大人肥胖的白手和一儿支童枯瘦的黑手,两支手在一个画面里塑造了鲜明对照的形象,产生了强大的视觉上的冲击和艺术感染力。摄影艺术的形象塑造功能,可以产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表达效果。

  重大社会事件,为摄影艺术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但摄影家不能“干干巴巴”地和盘托出这些素材,把摄影作品拍成影像工作汇报。更不能把当事人用手机都可以拍下来的,低端影像作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成果。要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推动重大事件朝着健康的方发展和摄影艺术的繁荣。

  要选择必要的形象的载体。不受单一的新闻报导的限制,摄影创作能采用纪实摄影的形式,让形象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增强可感性、可知性、可信性;也能采用艺术摄影的形式,让审美的主观意识更突出,表现手法灵活性更好多样。

  要设计合理的形象形态。根据主题表达的最佳要求,能采用平视、仰视、俯视等多种角度和多种景别;突破完整和全面等生活层面的要求,在选材上选取表现对象最最有审美价值的部分;在结构上,运用最能表达创意的最理想的构图方式。

  萨尔加多表现卢旺达胡图族难民的作品,选择荒山野岭的背景、弯曲的难民队列,彰显了环境的恶劣和难民队伍的庞大、逃难的艰辛。这种选材和构图就恰到好处。

  要采取给力的形象描绘方法。充分的发挥光影手段的优势,利用前景、背景的控制,描绘好表现对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利用对比、衬托、简化等手法,突出和强化作品的表现主体;利用影调设计,控制作品的艺术风格;利用特殊的光影效果,强化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要确定最佳的形象构成要素。按照文艺表现对象具有审美品格多向性的理念,摄影艺术创作能发挥人们多感互通的摄影艺术通感的认知和表达方法,把最具审美品质的感觉要素作为形象构成的要素,创造最佳的审美效果。萨尔加多运用触觉的动感效应和意觉的象征意义,表现矿工蚂蚁般的繁重劳动,揭露了资本主义阶层对对人性的残酷践踏。

  摄影艺术创作过程,是摄影家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过程。它要求摄影家要超越表现对象外在的表象层面、超越“当下”意义层面,在情感抵达的高度上认识表现对象的意义,让作品具有时代和历史的高度。

  马克·吕布在表现艾菲尔铁塔油漆工的劳动时,借助触觉美的要素,把工人高空劳动的刷油动作描绘成抑扬顿挫的舞蹈,让这种美成为一种天然的美,出色的表现了劳动的神圣和劳动者的伟大,超岀了一般地记录劳动作品的价值。

  重大社会事件摄影,对摄影家来说是一个精神升华的契机。 古人讲“国家不幸诗家幸”,也是说重大社会事件会让诗人有了新的生活和艺术感悟,为创作的跨越提供了新的契机。 重大社会事件发展过程中,可以给了摄影家深层次和高品位的精神触动,也为深层、次高品位的摄影创作搭建了平台。

  围绕“人学” 去挖掘表现对象了艺术价值。 高尔基关于文学即人学的论断,反映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 人作为创作的主体必须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艺术的表现也必须抓住人这一根本。 这是“人化自然”理念在创作上的体现。

  于志新的《老船工》表现主人公在上船出海之前,对着一壶茶水的思索神态。这种神态承载着多么厚重、深邃的人生!

  透过各种现象的屏障,沿着人的路径深入挖掘,就会看到生活的真谛。我国抗击新冠病毒斗争中,社会各个层面都能够正常的看到人与人之间非同寻常的包容精神、友爱精神,互助精神,超越“好人好事”的外在现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人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体现。把情感放到人性和道德的高度上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它的本质和真正价值。

  围绕“特质”挖掘表现对象的艺术价值。文艺的表现对象都具有审美品格的多样性。纪实摄影有条件在多种审美品质的比较中挖掘出它的特质。特质就是最有价值的审美品质。

  二战时期,作为英国领袖的丘吉尔,形象具有绅士风度,具有将军的威严,也具有老板的风范。然而,摄影家尤色福·卡什选择他的特质是怒不可遏的反法西斯领袖形象。这个特质,提升了艺术形象的价值。有些抵抗自然灾害的社会重大事件,我们正真看到政府和各个阶层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担当和奉献,其实这不单单是一种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服从关系,更是一种价值上的认同关系。

  围绕“使命”去挖掘表现对象的艺术价值。文艺作品要承担火炬和号角的使命,作品就一定要有精神上的引领作用。解海龙在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作品《我要上学》发出失学青少年共同的心声,引导整个社会予以关注,对希望工程起到了推动作用,摄影艺术的使命得到了有效发挥。

  让作品具有发挥使用的高度,摄影家必须有认识上的高度。这需要相应的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也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升华过程。纪实摄影,必要的时间和条件。

  摄影家要通过对表现对象的深入研究,努力创新突破,在时代的前沿和历史的高度上发现、表现对象的艺术价值。黑明表现日本二战老兵的作品,把老兵放到象征历史的各种文字纸张的包围中;老兵在呐喊忏悔。有厚重的历史作为思想基础,这种反思是深刻的,作品也就有了历史的高度;这种对历史的认识,同时也是时代的高度。

  摄影作品表现在人性的高度上,人类道德和智慧的光芒,使之不仅仅具备积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在重大灾害斗争中,我国与国际社会反映出来的理解、担当、协作,体现了一种现代文明意识;人们逐渐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

  摄影家应当摄影家用具有前卫意识的摄影作品,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大潮推波助澜。

  在摄影创造上,坚持思想和艺术的高品位,不但可以把作品不断推向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高度,也可以让摄影艺术在从高原走向高峰的道路上不断有所推进。